Fiddle while Rome burns

Fiddle while Rome burns 意為「大難臨頭仍尋歡作樂;對重大災禍漠然處之」,其中動詞 fiddle 意為「拉提琴」。這個成語可追溯到古羅馬。話說古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尼祿 (Nero) 在位期間的西元 64 年,羅馬城發生大火,他不但未採取行動滅火,反而一邊彈琴吟唱、一邊觀賞大火。有人認為,這場大火是尼祿派軍隊去放的,目的是想利用大火將大量地方燒成空地,以便他可以興建富麗堂皇的新皇宮,不過尼祿將火災歸咎於 (或嫁禍給) 基督徒。

儘管史學家後來認為此事純屬虛構,但從 fiddle while Rome burns 這個使用頻繁的成語來看,羅馬城大火迄今仍被視為尼祿惡名昭彰的暴行之一。順便一提的是,光碟燒錄軟體 Nero Burning ROM,就是羅馬大火的一語雙關,這個軟體的標誌就是大火中的羅馬競技場。

例句:

  • The legislators don’t seem to be doing anything to stop this tax bill. They’re fiddling while Rome burns. (立法委員似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阻止這項徵稅法案。他們對重大法案漠然處之)
  • Environmentalists claim that the government is fiddling while Rome burns. (環保人士宣稱,政府大難臨頭仍歌舞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