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l, thank goodness that’s over! (好啦,謝天謝地,這事總算過去了!) (正)
- Well thank goodness that’s over! (誤)
解說:Well 在此為感嘆詞 (exclamation, interjection),既然是感嘆詞,其後須有逗點或驚嘆號。句中的 goodness 也常用作感嘆詞,如 My goodness! (我的天啊!);Goodness knows! (天曉得!)。
請參閱這篇「感嘆詞」的文法教學
解說:Well 在此為感嘆詞 (exclamation, interjection),既然是感嘆詞,其後須有逗點或驚嘆號。句中的 goodness 也常用作感嘆詞,如 My goodness! (我的天啊!);Goodness knows! (天曉得!)。
請參閱這篇「感嘆詞」的文法教學
A:Also, as well 和 too 都是副詞,也都意為「也」,而 also 還有「此外」的意思。
Also 常用於書寫中 (亦即比較正式),在講話時比較不常用,它可以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首先來看 also 意為「此外」的情況,此時它位在句首,其後須有逗點,是用來強調後面的句子或提供前一句的補充資料或提出新的論點或主題。例如:
當 also 意為「也」時,它跟一般副詞一樣,通常位在句子的中間,亦即位在主詞和主動詞之間 (即普通動詞之前),或位在語氣助動詞或第一個助動詞之後,或位在當主動詞的 BE 動詞之後。例如:
閱讀全文
感嘆詞是用來表達驚訝、喜悅、興奮、憤怒、悲傷或作嘔等各種喜怒哀樂情緒的詞。它們與後面句子的其餘成分並無語法上的關連,僅在意義上所有關連,而後面句子往往說明這種情緒的原因。感嘆詞有時獨立存在,但通常被包含在較大的句子結構中。必須注意的是,在商業書信或寫作中應避免使用感嘆詞!
除了 Ah, Aha, Alas, Bravo, Dear (me), Gee, Gosh, Hey, Hmm, Hooray, Jeepers, My Goodness, Oh, Oops, Ouch, Phew, Well, Whoa, Wow, Yippee, Yo, Yuck 等「正規的」感嘆詞外,若干普通字詞亦常被拿來當感嘆詞用,如 Boy, Come, Indeed, No, Nonsense, Now, There, Why, Yes 等等。
閱讀全文
And, or 或 but 等連接詞 (conjunctions) 的前面何時使用逗點 (或逗號),並無一定的規則可資遵循。
當兩個獨立子句使用 and, or 或 but 等連接詞來結合時,該連接詞的前面應使用逗點。例如:
If need be 是個成語 (idiom),意為「若有需要的話」(if the need manifests),與 “if necessary” 或 “if needed” 等片語同義。它最常被用作修飾用的副詞片語,其前通常不需要逗點,但其後往往有逗點,俾讓句意更加明確,如 I’m always here if need be. (需要我的話 / 若需要幫助的話,我一直都在這裡);If need be, we’ll rent a car. (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會租一部車)。
大多數將 if need be 列為成語的字典都將 need 標示為單數 (need 在此成語中是當名詞用)。因此,在寫作中,單數型與複數型的使用頻率幾近 10 比 1。然而,在非正式場合或口語中,視使用者的個人偏好而定,單數型的 if need be 和複數型的 if needs be (即 if the needs manifest) 幾乎都是互換著使用,如 If need/needs be, I’ll go to Japan to deal with the thorny problem. (必要時我會前往日本處理這一棘手問題)。
呼格 (vocative or vocative case) 就是稱呼語,也就是被稱呼的人名、職稱、尊稱等。呼格通常為名詞、名詞片語等名詞類,它們都被視為插入語,因此須以一個逗點或一對逗點 (如果呼格出現在句子中間的話) 來與句子其他部分分開,如 See you next Monday, Paul. (保羅,下週一見)。
呼格跟副詞一樣,幾乎可以出現在句子的任何地方。但也別養成看到人名就加逗點的習慣,除非某一名字指的是甫被稱呼的某人,否則它並非呼格或稱呼語,因此就不必以插入語的形式存在。例如:
呼格或稱呼語大致可分為四種:
閱讀全文
解說:英文常用的轉折詞 (transitional phrases) 有 however, therefore, consequently, nonetheless, nevertheless, as a result 等。這些轉折詞後面須有逗點,但前面絕不可有逗點 (前面要用句點或分號)。
A:這句犯了一個相當常見且非常嚴重的錯誤,也就是英文所謂的「逗點謬誤」 (comma fault or run-on error),即兩個句子之間沒有連接詞而是用逗點來當連接詞。這種句子被稱為 run-on sentences。問題的癥結在於 therefore 是個副詞,卻被當作連接詞。所以問題中的句子應改為
或
英文: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longest.
說明:亦寫成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而 laughs longest 和 laughs best 之前經常加逗點。這句的原意為「最後笑的人才是真正的笑」。
例句:
如果由關係代名詞 who 或 which 所引導的關係子句 (即形容詞子句) 所提供的資訊,對於它所修飾的人或事物是必要的,那麼 who 或 which 的前面不可有逗點,而這種關係子句就叫做「限定關係子句」(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簡稱限定子句 (restrictive clause),此時 who 或 which 可用 that 來替代。
相對地,如果 who 或 which 所引導的關係子句所提供的資訊,對於它所修飾的人或事物並非必要,而是補充的或額外的資訊,那麼 who 或 which 的前面須有逗點,而這種關係子句就叫做「非限定關係子句」(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簡稱非限定子句 (non-restrictive clause),此時 who 或 which 不可用 that 來替代;申言之,that 所引導的關係子句前面絕對不可有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