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put someone through the wringer 意為「使某人歷盡艱辛,使某人飽受折磨」,其中 wringer 是指現代電動洗衣機問世之前所使用的衣物絞乾機。由於使用這種衣物絞乾機相當費力,使用過程倍感艱辛,因此比喻為上述意思。這個慣用語出現於 20 世紀伊始時,但在 1940 年代達到使用上的顛峰。
由於 wringer 的發音與 ringer 一樣,有人可能會將此慣用語寫成 put someone through the ringer,那就錯了,因為 ringer 意為「冒名頂替者;按鈴者,敲鐘者;電話的鈴聲裝置」等,與 wringer 完全無關。不過,若將 wringer 改為 mill,就變成另一個同義的慣用語,即 put someone through the mill,這應該也是磨坊 (mill) 的工作讓人吃足苦頭、受盡艱難所衍生的用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