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請說明 “sic” 的正確用法。在文章中引用他人的語句時,是否每次都要在同一錯字後面使用它,還是只要在第一次出現的錯字後面使用就可以了? 再者,在一篇文章或報告中,我們是僅使用一次「錯字 + sic」,然後改正後面的所有錯字,還是通篇都使用「錯字 + sic」呢?

A:sic 為拉丁字,意為「原文如此」(= so; thus),當副詞用。在引用語句時,如遇原文錯誤或欠妥之處,就在其後加上 [sic] (這個字須用斜體,但不加底線,而且置於方括弧內) 來表示「原文照登」。由於這個字並非縮寫字,所以其後沒有句點。

根據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Writer’s Guide to Style and Usage 一書的說明,除非基於歷史或道德因素,認為在引句中保留原文錯誤的拼字和文法確實有其重要性或必要性,否則一直保留錯字或不當的文法而不加以改正,被視為一種不禮貌的作法。倘若引句中拼字錯誤百出,最好在文章或報告的開頭就先註明引句是原文照登,否則這裡一個 [sic],那裡一個 [sic],叫讀者不煩也難。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