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of no return

The point of no return 意為「(行動、決定等) 沒有退路的地步;無法回頭的地步;欲罷不能的時刻」。這個成語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字面意思為「不能回航點」,指的是當飛機飛到某處時,由於燃料已消耗得差不多,剩餘的燃料不敷返回原地,只得繼續前進。不能回航點又稱為飛航極限點或臨界點。

The point of no return 的比喻意思首次出現在美國作家約翰‧馬奎恩 (John P. Marquand) 1949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Point of No Return》。百老匯 1951 年上演的一齣戲劇,是使這個成語「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般用語的主要助力。

例句:

  • There can be no going back. Taiwan has reach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on the road to reform and has to go forward. (回不去了。台灣在改革的道路上已經沒有退路,必須向前邁進)
  • Scientists warned that global warming would soon reach a point of no return. (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很快就會到了無法遏止的地步)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