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 one’s horses

Hold one’s horses 意為「等一下;忍耐一下;稍安勿躁;且慢」。起初這個口語只有字面意思,那就是拉住韁繩,使自己所騎的馬停住或使自己所駕駛的馬車停下來。在一個所有交通都以馬匹為主的年代,可以想像地,讓馬停下來的方法絕對不只一種,但這並非本文要討論的重點。

到了 1840 年代,hold one’s horses 開始在美國被用作比喻的意思,即「等一下;忍耐一下;稍安勿躁;且慢」,但當時是寫成 hold one’s hosses。Hoss 是 horse 的美國方言。到了 1930 年代,hold one’s hosses 演變成 hold one’s horses。由於當時馬匹幾乎已不再被用作交通工具,這項演變令人感到有趣。現今 hold one’s horses 通常在口語中被用作祈使語氣的命令或告誡。注意:Hold one’s horses 中的 horses 恆為複數。
閱讀全文

狀態形容詞和動態形容詞的差異

顧名思義,狀態形容詞 (stative adjectives) 指的是表示狀態或狀況的形容詞。大多數的形容詞都是狀態形容詞,它們通常可以被視為永久性,不會改變的,如 big, green, heavy 等。狀態形容詞不可用於祈使結構。例如:

  • Be big! (大一點!) (誤)
  • Be green! (綠一點!) (誤)
  • Be heavy! (重一點!) (誤)

此外,狀態形容詞亦不可用於進行式。例如:

  • He is being big. (他裝模作樣地大了起來) (誤)
  • He is being green. (他裝模作樣地綠了起來) (誤)
  • He is being heavy. (他表現得很重) (誤)

閱讀全文

Q:”believe you me” 這個片語正確嗎?

A:正確! believe you me 其實只是 believe me 的延伸而已,與 believe me 同義且同樣是祈使句,因此是一句很容易瞭解的口語,其目的在加強語氣,以表示「事情真的是這樣」、「事情確實如此」的意思。根據《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和 The New 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believe you me 首次出現在 1926 年,而 believe me 則已存在好幾百年,如 What I said, believe you me, is really true. (相信我,我所說的真的千真萬確)。

Q:影片中有人說 Get a move on!,字幕上打的中文是「快點」。事後查字典確實有這個片語。口語不是要越簡潔越好嗎? 為什麼他不說 Hurry up! 呢?

A:一個片語中字數的多寡與它是不是口語無關;換言之,口語所用的片語並非總是由一、兩個字所構成,有時是「又臭又長」。例如,”to 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 (意為「說錯話,說話不得體」) 這個成語有好幾個字,但它卻是一句很常講的話,一句很常用的口語;又如「事實上;實際上」在英文口語中大多說成 “as a matter of fact”,而 “in fact” 反而少用。因此,該片的人物說「快點」時用 get a move on 而不用 hurry up,應該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除 “get a move on” 外,英文中意思與 “hurry up” 相當的口語還有 “Step on it.”、”Step on the gas.” 和 “Make it snappy.”。這些口語都是經常與聞的,它們通常用於祈使句。

Q: 如何表達 there is/are 及 something/somebody 等不定代名詞的附加問句?

A:附加問句 (tag questions) 是英文一項重要的特色。附加問句構成的基本原則是:1. 附加問句的主詞與陳述句的主詞一致 2. 附加問句的助動詞與陳述句的助動詞 – be 動詞和語氣助動詞 – 一致 (若陳述句的動詞為普通動詞,則附加問句就使用 do, does 或 did) 3. 若陳述句為肯定,則附加問句通常為否定,反之亦然。請看下面的例句:

  • You won’t forget to check my emails, will you? (你不會忘記查收我的電子郵件,對吧?)
  • You play tennis on Thursdays usually, don’t you? (你經常在週四打網球,不是嗎?)
  • You didn’t play baseball last Friday, did you? (上週五你沒有打棒球,是嗎?)

關於 there is/are 句型的陳述句,其附加問句的主詞仍使用 there 這個「假主詞」(preparatory subject):

  • There’s nothing wrong, is there? (沒有什麼不對,是吧?)
  • There weren’t any problems when you talked to Jack, were there? (你和傑克談話時沒有發生任何問題,對吧?)

至於以 something, somebody, anything, anybody, nothing, no one 等不定代名詞做主詞的陳述句,如果是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等,那麼附加問句是使用 “it” 做主詞;若是 somebody, anybody, no one 等,則使用 “they” 做為附加問句的主詞:

  • Something happened at John’s house, didn’t it? (約翰家裡發生了事情,不是嗎?)
  • No one phoned, did they? (沒有人打電話,對吧?)
  • Somebody wanted to borrow John’s bike, didn’t they? Who was it? (有人想要借約翰的單車,不是嗎? 是誰呢?)

肯定附加問句是在表示說話者預期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否定附加問句是在表示說話者預期的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 You haven’t fed the goldfish, have you? ~ No, I haven’t. You do it. (你沒有餵金魚,對吧? 對啊,我沒有餵。你現在去餵)
  • Excessive speed was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don’t you agree? ~ Yes, I do. (超速是這起事故的致因,你同不同意? 是的,我同意)

Let’s 的附加問句是 shall we? (表示建議):

  • 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shall we? (讓我們今晚去看電影,好嗎?)

英文還有所謂的「肯定的陳述句 – 肯定的附加問句」;在此情況中,我們是先用肯定的敘述來做猜測,然後用附加問句來詢問我們的猜測或假設是否正確:

  • This is the final match of the season, is it? ~ Yes, that’s right. (這是本季最後一場比賽,是嗎? 是的,沒錯)
  • She’s going to marry him, is she? (她將嫁給他,是嗎?)
  • You think she’ll sue for divorce, do you? (你認為她會訴請離婚,對吧?)

最後,祈使句也有附加問句:

  • Open the door, will you? (把門打開,好嗎?)
  • Open the door, won’t you?

這裡使用 will you? 或 won’t you? 的意思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 won’t you? 是指說話者預期的回答是否定的。這種附加問句具有將祈使句的命令意味轉換為禮貌性請求的效果,所以它的作用與 please 一樣。所以上面的句子也可改成下面的講法,意思並無二致:

  • Open the door, please.
  • Open the door, will you please?
  • Open the door, would you?
  • Open the door, could you please?
  • Could you open the door?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祈使句中不可使用 couldn’t you? 或 wouldn’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