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 + 人或地 + of + 物;steal + 物 + from + 人或地

我們都知道 rob 和 steal 這兩個動詞的意思分別是「搶」和「偷」,但古早時代 rob 的意思是 steal,所以在古典小說或寓言故事中你可能會看到 ”The fox robbed the chickens.” (狐狸偷了雞) 這樣的句子。當然,根據標題的句型,現代標準英語應寫成 The fox robbed the henhouse. (狐狸搶劫雞舍 – 被搶之物是雞) 或 The fox robbed the farmer. 或 The fox stole [not robbed] the chickens (from the henhouse).。

然而,to rob the loot (搶奪戰利品) 這樣的用法有時仍會出現在寫作中,但許多人仍認為這是不標準的英語或方言。此外,我們也要注意,一些英語純正人士堅持,”to rob your house” 一定是搶匪當著你的面搜刮屋內值錢或重要的東西,而 “to rob you” 則是搶走你某樣或某些東西,不是搶走你的人。然而,現代英語用法經常允許鬆散的被動語態,如 Our house was robbed last night while we were away. (我們的房子昨晚在我們外出時遭搶 – 不是當著你的面) – 除了最保守的寫作外,這句都可用在所有英文寫作中。在這句中,robbed 不能用 stolen 來代替,因為房子被搶是指屋內值錢或重要的東西被拿走,但房子被偷是指整棟房子被搬走,這是不可能的。「rob + 人或地 + of + 被搶之物」這句型已清楚地告訴我們被搶的對象和被搶走的物品,所以 The man robbed my safe. 這句是表示保險箱內的錢或其他貴重物品被搶走,但保險箱還在,而 The man robbed me of my safe. 這句則是表示保險箱本身被搶了,不在了。

Rob 幾乎都是跟介系詞 of 連用,除了搶奪、搶劫的意思外,它還可用來比喻,意為「剝奪;使喪失」,如 Indigestion robbed me of my sleep. (消化不良使我無法入睡);但 rob 與 from 連用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如 Bad press relations robbed her hard-earned popularity from her. (與新聞界惡劣的關係毀了她辛苦掙得的聲望),但這並非正規英語,應避免用於正式寫作中。

Plead

在嚴謹的法律應用場合,你可以 “plead guilty” (認罪) 或 “plead not guilty” (不認罪),但卻不可以 “plead innocent” (無罪抗辯,即不認罪)。但在非法律的應用場合 – 亦即在未使用法律專門術語的上下文 – 吾人經常使用 plead innocent。所以,plead innocent 是個廣泛使用的片語,沒有理由懷疑其用法的正確性。

Plead not guilty 和 plead guilty 都是標準成語,如 His lawyer advised him to plead not guilty [guilty]. (他的律師勸告他不要認罪/認罪)。我們經常會在電影中聽到這樣的對話:(法官) “How do you plead?” (被告,你認罪嗎? / 被告,你認不認罪?),(被告) “I plead not guilty.” (我不認罪)。

值得注意的是,從 guilty 和 innocent 這兩個形容詞可以看出,不管認不認罪,plead 後面接的都是形容詞;在法律實務上,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會發生,那就是被告 (defendant) 以精神失常或精神錯亂作為抗辯的理由,希望獲得減刑或免刑,這在英文中叫做 plead insanity – 注意:insanity 是名詞,如果你說 plead insane (insane 是形容詞),那就錯了:He pleaded insanity in the hope of getting a shorter sentence. (他辯稱自己精神錯亂,希望獲得從輕判決)。由此再次證明,語言的使用是習慣問題,不是邏輯問題。

Plead 這個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都有兩種形式:pleaded 和 pled。在英式英語中,plead 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通常使用 pleaded,而美式英語和蘇格蘭英語則大多使用 pled。媒體幾乎都使用 pled 來報導被告認不認罪:”The defendant pled [not] guilty.” (被告認罪了 / 被告不認罪)。

最近媒體報導扁家洗錢案要角陳致中曾透過律師向特偵組尋求「認罪協商」(英文叫做 plea bargaining 或 plea bargain,但前者比較常見),但特偵組表示,陳致中只想協商 (make a deal) 並不認罪 (plead not guilty)。

Dissatisfied, unsatisfied

這兩個形容詞在意為「不滿意的」(not satisfied) 時是同義字,但在其他方面,它們並不相同。dissatisfied 意為「不悅的,不滿的,不滿意的」(displeased, discontented, or not satisfied),通常用來形容人或其他動物:She was dissatisfied with her salary. (她對自己的薪水不滿意);The dog seemed dissatisfied when confined to the tiny run. (這隻狗對牠被關在這麼小的地方似乎感到不滿)。就「不滿意的」意思而言,dissatisfied 要比 unsatisfied 來得常用。

Unsatisfied 意為「不滿意的,未得到滿足的」(not satisfied, not fulfilled, or left undone),通常用來修飾情況、需求及其他無生命的事物,如 As the war continues, basic needs for many go unsatisfied. (由於戰爭持續,許多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The appetites of the hungry refugees were left unsatisfied. (飢餓難民的胃口未獲滿足);但 unsatisfied 也可修飾人,此時它是表示人的需求未得到充分的滿足。

Dissatisfied 和 unsatisfied 都經常跟介系詞 at、by、with 和 after 連用,如 Dissatisfied at [by, with] the filthy state of his room, he complained to the clerk at the desk. (由於對他房間的髒亂狀況感到不滿,他向櫃台員發了一段牢騷) 或 She was unsatisfied [dissatisfied] after her meal. (她對她的餐食不滿意)。dissatisfied 亦可跟 about 和 concerning 連用:My parents were dissatisfied about [concerning] the teacher’s apparent laxity in discipline. (我父母親對老師的看似管教不嚴感到不滿)。

Per

Per 最初是個拉丁字,但經過一段長時間後它已變成道道地地的英文字,所以無疑地除了副詞用法外,現在它的所有介系詞用法都是正規的用法。當它意為「每,每一」(each, for each) 時,如 We paid twenty dollars per day. (我們每天付20元),以及意為「經,由」(through, by) 時,如 They sent us money per postal money order. (他們用郵政匯票把錢寄給我們),這個介系詞都是標準英語。

當它意為「按照,根據」(according to) 時,如 We did the work per the landlord’s instructions. (我們按照地主的指示來工作),以及當它與 as 結合成片語 as per (也意為「按照,根據」) 時,如 Prepare the cake mix as per the directions. (按照說明來配製蛋糕材料),有些人比較喜歡將它限制在口語和非正式的應用。然而,由於意為「按照,根據」的 per 和 as per 在商業和政府文件中實在太常用了,所以許多人並不排除將它們用於正式寫作中。

Per 也可當副詞用,但大多數字典都沒有列出這項用法,可能是因為它被許多人視為非正規用法。誠然,在 The speed was about eighty per when the car went into a skid. (當車子打滑時,車速約為每小時80公里) 這句中,eighty per 是 eighty kilometers per hour 的簡寫;因此,per 的副詞用法應僅侷限於極為非正式的場合。

lived (adj.)

在 lived 與其他字所構成帶有連字號的組合中,有一文法上的問題一直讓人頗為困擾,因為我們無法確定 lived 到底是從 life 的複數名詞 lives 因詞類變化而變成分詞所產生的分詞形容詞 (如 slippered – 意為「穿拖鞋的」 — 是從 slippers 演變而來的),還是從動詞 live (母音 i 的發音與 give 中 i 的發音相同,即兩者為押韻字或同韻字 rhyme) 的過去分詞所產生的單純分詞形容詞;如果是前者,那麼 lived (與 strived 為同韻字) 意為「有…生命或壽命的」。

這兩種發音唯一可能的語意區別可能是,long-lived 和 short-lived (lived 中母音 i 的發音與 strive 中 i 的發音相同) 比較有可能應用於某一類的生物,如 These roses are very long-lived. (這些玫瑰花開得很久),而 long-lived 和 short-lived (lived 中母音 i 的發音與 give 中 i 的發音相同) 則用來指個人或個別事物持續或存在一段很長或很短的時間,如 Her reputation was long-lived and richly deserved. (她的聲譽歷久不衰且當之無愧)。

然而,這樣的區別純屬臆測且無法加以證明。大多數的字典現在都下結論說,與 strived 同韻的 lived 比較常用一些,但若干保守派人士頑固地辯稱,lived 應該都是與 give 同韻,因為如果這其中牽涉到的是 life (生命 – 名詞) 而不是 to live (活,活著 – 動詞),那麼這些字的拼法和發音可能是 short-lifed 和 long-lifed。這合乎邏輯,但語言的使用是習慣問題,而不是邏輯問題。

Rich, wealthy

Rich 和 wealthy 這兩個形容詞在意為「有錢的,富有的」時是同義字;然而,儘管 wealthy 也可用來做比喻,但在這種比喻用法上,rich 要比 wealthy 來得常用許多,此時 rich 意為「富於…的,有很多…的」,如 rich in friends (有很多朋友)、rich in influence (有很大的影響力)、rich food and drink (豐富的飲食) 等等。

當 rich 後面接介系詞時,in 是最常見的,如 The country is rich in resources. (這個國家資源豐富,但 with 也不時出現,如 My birthday cakes always are rich with chocolate. (我的生日蛋糕都是充滿巧克力)。

Tautology, pleonasm, redundancy

Pleonasm 和 redundancy 都是指把兩個或多個意思相近或相同的字放在一起的「贅詞,冗語」,而 tautology 則是指使用贅詞或冗語的贅述、同義重複的情況,如在「widow, widower」一文中,the widow of the late Mr. Smith (已故史密斯先生的遺孀) 就是 tautology,因為史密斯先生既然已故,他的太太當然就是遺孀。

然而,本文並非要談論這三個字的意思,而是要探討英文中有許多習慣用語其實是贅詞,應該避免,但本文也要告訴大家,tautology 並非一無是處,有時它是一種有效傳達文字意思的良好方法 – 大家要記住:自然語言的語法本身常常是累贅的 (redundant)。例如,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認為 consensus of opinion 是贅詞,因為 consensus 的意思就是「共識;一致的意見」;但情況並非全然如此,因為有諸多的 consensus 並未涉及 opinion,如政治勢力的一致 (consensus)、軍事策略的一致、命令的一致、證據的一致等等,所以 consensus of opinion 是可以視情況使用的,只是可能會被批評為不夠簡潔有力、言簡意賅。不過,general consensus (普遍的共識) 幾乎百分之百就是贅詞,應該避免。

同樣地,helping assistance (有幫助的協助),free gift (免費的禮物),new innovation (新的創新),close proximity (接近的鄰近),true facts (真實的事實) 等慣用語也都是不折不扣的贅詞,應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儘管如此,有很多人還是照用不誤,令人徒呼負負。此外,在 “assemble everyone all together in the dining room” (把所有人聚集在飯廳) 這句中,all together 顯然是多餘的,因為 assemble everyone in the dining room 就足以表達它的意思;這種贅述、同義重複的情況所在多有,俯拾即是,只是族繁不及備載。

Widow, widower

死了丈夫的女性叫做寡婦 (widow),而死了太太的男性則叫做鰥夫 (widower)。基於不明的原因,widower 這個字似乎僅保留在其太太過世時或過世後不久以外的時間作為該男性婚姻狀態的識別。這也就是說,在記述某一男子的死亡時,訃聞 (obituary) 通常稱其在世的配偶為 his wife 或 his widow (通常是用 his wife),但當太太先撒手人寰時,她的先生都是被稱為 her husband,從不稱為 her widower。

另外,要注意的是,”the wife of the late Mr. Smith” (已故史密斯先生的太太) 或 “the widow of Mr. Smith” (史密斯先生的遺孀) 都是適當的稱呼,但 “the widow of the late Mr. Smith” (已故史密斯先生的遺孀) 則是贅述,應該避免。至於再婚的人,就不宜再稱呼其為 widow 或 widower 了。

White phosphorus (白磷)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以色列在攻擊巴勒斯坦加薩走廊時疑似使用白磷彈 (white phosphorus bomb)。根據該報提供的資料,白磷 (white phosphorus) 這種化學物質一接觸到氧氣即化為深黃色火焰,產生白色濃煙,可充當煙幕或引火裝置,亦可充當殺傷人員用的火焰成分,可造成致命的灼傷。白磷造成的燒傷通常屬2級或3級,因為在完全消失前,接觸皮膚的磷顆粒會一直燃燒,嚴重者蝕骨。

日內瓦公約明文禁止各國以磷充當對付平民的武器,但不禁止充做煙幕之用。以色列曾於 2006 年對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發動軍事行動時動用了白磷。英軍與美軍也曾在近年來的多次戰役中使用白磷,尤其是在美軍 2003 年入侵伊拉克期間,因此受到廣泛譴責。美軍在越戰期間亦曾廣泛使用白磷。

None the + 比較級 + for + 名詞/because + 子句 (或 because of + 名詞);(all) the + 比較級 + for + 名詞/because + 子句 (或 because of + 名詞)

這兩個句型的意思可謂正好相反,前者意為「不因…就…」,後者意為「正因…而…」,其中 none 做副詞用,意思是「絕不,一點也不」。例如:He spent two weeks in hospital but he’s none the better for it. (他的病情未因在醫院住了兩星期而有所好轉);He explained it to me, but I’m none the wiser. = He explained it to me, but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it. (他對我做了解釋,但我仍然不懂);My car is none the worse for the accident. = My car is not worse because of the accident. (我的車子沒因那次車禍而變得更糟糕);The country will be all the worse for that event. (這個國家將因該事件而變得更糟糕)。

下面再各舉一例來說明這兩種句型的運用:

She loves you none the less for your faults. (她沒有因為你的缺點就不愛你)
= She loves you none the less because you have faults.
= She does not love you the less because you have faults.
(注意:當 because 前面有 not 時,這個 not 是否定 because,即 not because,不是否定主動詞 love)
= Though you have faults, she loves you none the less.
= You have faults, but she loves you none the less.
= You have faults; nevertheless/nonetheless she loves you.

They became all the better friends for a misunderstanding. (他們因誤解而變成更好的朋友)
= They became all the better friends because there was a misunderstanding.
= As there was a misunderstanding, they became (all) the better friends.
= There was a misunderstanding, so they became the better friends.